從山林狩獵文明時期至草原游牧文明初期,蒙古人所運用的樂器,不是馬頭琴,而是火必思、圖卜碩爾等彈撥樂器且多用于娛樂性歌舞與舞曲配樂。從《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記載來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時期,蒙古民族樂器尚以彈撥樂器為主,元代的蒙古軍人和牧民,善彈火必思,喜跳集體踏歌。當草原游牧音樂迅猛發(fā)展之后馬頭琴這件拉弦樂器便脫胎而出,得到廣泛遍及,并且最終替代彈撥樂器的位置,成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間樂器。顯然,拉弦樂器替代彈撥樂器,火必思逐步闌珊,馬頭琴便水到渠成地成為蒙古樂器的主角。 馬頭琴,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清史稿》載:"胡琴,刳桐為質(zhì),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shè)木如簪頭似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扎之"?芍,馬頭琴本來也有龍首。此早在《元史》卷71《禮樂志》有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為馬尾。"據(jù)巖畫和有些歷史資料中顯示古代蒙古人開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兩根馬尾弦,當樂器演奏,稱之為"勺形胡琴"。現(xiàn)在許多專家以為這就是馬頭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其時最長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鳴箱比較小,聲響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國的西部也有人把馬頭琴叫"勺形胡琴"。其時琴頭不一定是馬頭,有人頭、骷髏、鱷魚頭、鱉甲或龍頭等,此外還有人說,這種琴的琴頭有呈猴頭或瑪特爾頭的形狀,斕貭栃嗡讫,面似猴,象征一種鎮(zhèn)壓邪魔的神物。據(jù)有關(guān)學(xué)者考證,馬頭琴一名大約得于十九世紀末到二十紀初,琴首是由龍頭或瑪特爾頭改為馬頭的。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琴類,如:皮胡、鍬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其時的盛行樂器。元朝時期跟著宮殿日子的逐步殷實宮殿內(nèi)有專門的演奏、歌唱、跳舞的人員,馬頭琴也就慢慢地成為宮殿音樂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了。 馬頭琴是適合演奏蒙古古代長調(diào)的最好的樂器,它可以準確的表達出蒙古人的日子,如:廣闊的草原、吼叫的暴風(fēng)、悲傷的心情、奔騰的馬蹄聲、歡喜的牧歌等。與此相關(guān),元代的蒙古民族樂器,其總體位置有了顯著的提高,不僅僅是用于舞蹈和歌曲配樂,并且還產(chǎn)生了純器樂曲,比如《海青拿天鵝》《白翎雀》等,的確有了長足的前進。 到十八世紀初,馬頭琴的外觀及結(jié)構(gòu)有了很大的變化。跟著馬頭琴琴體的革新,馬頭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發(fā)明和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不少民間說唱演奏家。 |
關(guān)于我們|吹牛吉他網(wǎng) ( 蜀ICP備19038617號-2 )
GMT+8, 2024-4-26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0-2018 www.wcnp.cn